文教專案
「永續校園推廣計畫」
基金會與社團法人台灣永續家園協會(以下簡稱「協會」)攜手合作,一同推動永續校園的教育行動!這項計畫首站,於新竹縣橫山鄉的大肚國小啟航。
計畫的行動以「土壤遠超過海洋的固碳能力」作為出發點,結合「菜園到餐桌、餐桌再到菜園」的循環概念,試著一步一步打造一座具有韌性的永續校園。
協會將蚯蚓堆肥的實務操作融入校園生活課程內,教導學童如何將廚餘轉化堆肥茶,再成為沃土,讓「堆肥箱」成為小小生態系統的起點,幫助孩子們理解永續的價值。
專案的學習與實踐:
* 安排一系列課程,傳遞生態平衡與永續的知識,讓孩子們成為未來的「綠色行動家」。
* 蚯蚓堆肥箱 的教學與實作,讓理論與實務結合,廚餘再利用不僅減少浪費,更能豐富土壤、滋養生命。
「芭蕾藝術校園推廣計畫」
晶豪科技教育基金會(以下簡稱「基金會」)與台灣芭蕾舞團(以下簡稱「舞團」)攜手合作,於今年2024年進行「翩飛新竹 浪漫吹拂新竹校園巡演」計畫 ,旨在讓更多孩子有機會接觸到這項結合優雅與力量的藝術形式。芭蕾一直以來在大眾心中被視為高貴的代名詞,但它同時也是生命堅韌、訓練與美感的完美結合。基金會希望透過這個計畫,引導著同學們在柔軟與堅韌之間看到平衡,更帶領著孩子們,以本真的心靈來感受另一種生命的從容。
在這個計畫中,舞團前進校園,帶來精緻的舞蹈表演,並讓孩子們有機會近距離接觸舞團成員。在互動環節中,孩子們可以提出他們對舞蹈的疑問,並通過與舞者的互動,了解到舞者背後辛勤的練習與堅持。在這些互動中, 孩子們的天真與想像力也常常讓整個活動增添了許多趣味。孩子們率真地解讀舞者的肢體動作時常也讓舞者們感受到孩子們最純真的視角,成為舞團記憶中的美好時刻。
目前,該計畫已前進新竹縣照東國小、福龍國小等11所小學,並且多數為偏鄉或非山非市的學校。事實上,推廣芭蕾藝術的初衷並不限於特定地區,但在洽談的過程中,基金會發現位處偏鄉或非山非市小學的報名情況卻十分踴躍,讓我們深刻感受到這些學校對藝術活動的熱情。
基金會多年來致力於多元教育的推廣,並希望藉由芭蕾藝術推廣,為學子們提供更多元化的學習機會。我們期待未來能夠將芭蕾藝術或其他藝術活動推廣到更多校園,讓每一個孩子都有機會親身體驗藝術的力量與美感。
「身心障礙運動校園生命教育」
基金會與輪椅夢公園合作旨在推動身心障礙運動的普及與扶植。此計畫分為兩大部份,第一部份為「身心障礙羽球練習計畫」,開設身障羽球課程,提供運動資源,讓身心障礙者走出家門、參與各項運動、鍛練身心、勇於接受挑戰。
計畫的另一部份則是「身心障礙運動校園生命教育」。112年起透過身障運動好手進入校園介紹並示範各項運動,包括輪椅籃球、輪椅羽球、輪椅國標舞等等,讓同學們坐在輪椅上親身體驗無法自在行走時的感受。目前已參與的學校包括有新北市的貢寮國中、佳林國中、土城國中、法國學校等。
在身心障礙運動的體驗中,學生們的同理心被深刻地碰觸,除了體會到運動本身的多元與豐富,還能從這些勇敢的運動者身上學習到面對困難時的堅韌與勇氣,並更加尊重與理解身心障礙者的生命力與毅力。
輪椅夢公園不僅在新北與高雄籌設無障礙運動公園、創造出更多元的運動形式, 包括手搖車、輪椅漆彈、輪椅壘球、地板冰壺、無障礙健身房等16項無障礙器材,也擴展了身心障礙者參與運動的機會。
晶豪科技教育基金會期望,透過身心障礙者運動課程及校園生命教育推動,讓社會各界更加認識到,這些身心障礙者所展現出的生命力,遠遠超越了我們對身體限制的認知。他們用堅強的意志與不懈的努力,克服困境,再再證明生命的無限可能。
「罕病友卓越養成計畫」
晶豪科技教育基金會(以下簡稱「基金會」)與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以下簡稱「罕病基金會」)攜手合作,於2024年推出「晶豪科技學習成長列車-」。
鼓勵罕病友發想提案,打破疾病限制、發揮專長、走向前線為更多病友服務。每一個提案背後,都代表著一段勇敢追夢的故事,這些患者不僅沒有被疾病擊倒,反而憑藉自己的力量,創造出了屬於他們專精的領域。
基金會就各個提案進行了公司內部票選,並由基金會與罕病基金會共同組成評審會進行決選,最終遴選並贊助共6個傑出提案,分別為:罕病紀錄影片拍攝、正能量專題日記、園藝療癒、烏克麗麗入門教學、毛線勾織教學以及AI藝術創作培訓。
這些獲選提案,會直接地讓更多病友擴大多元學習的管道,培養專業技能。更重要的是,藉由提案的發想提供了提案人發掘自身潛能的機會,進而穩健自我價值,最終達到自立工作、自理生活的目標。提案人籍由罕病紀錄影片拍攝及正能量專題日記,將增加社會大眾認識罕見疾病,透過影像與文字傳遞力量與希望。
我們希望,受疾病所困擾的病友們都能夠發掘自己的光點 與力量。未來,基金會將繼續鼓勵與支持這些勇敢的追夢者,持續探索生命無限的可能。
以下是課程中的講師網站連結,歡迎您深入了解他們的創作世界,並希望這些資源能為您帶來靈感與啟發。
「國小程式教育計畫」
當前社會與經濟的發展日益依賴數位與科技技術,科技已經深深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台灣在科技創新與技術領域上,於國際間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一點無疑讓我們感到自豪。
為因應日新月異的科技,家長無不提供各式資源,讓子女具備科技素養及能力,使之在這競爭激烈的時代中具備更強的競爭力,相較於這些擁有豐富學習資源的孩子,偏鄉以及非山非市的邊緣地區孩子的處境與之形成鮮明對比。
偏遠地區以及非山非市的國小受少子化影響,全校學生人數逐漸減少,也意味著將不像城市中的學校那樣擁有豐富的教育資源。108課綱的實施將數位技術融入國小資訊課程,在國高中更被列為必修。這些偏遠地區以及非山非市學校面臨的問題,除了設施不足、經費短缺以及師資缺乏的問題屢見不鮮,也因為偏鄉學童多來自社經背景較為弱勢的家庭,家長忙於生計,或是隔代教養,缺乏有效的家庭陪伴及學習環境支持,導致這些孩子容易失去學習信心及動機,這些無形中進一步擴大了城鄉數位差距。
程式教育即為引領孩子們進入科技領域的入門磚,除了培養創造力和邏輯思維,更能夠在團隊創作中練習合作與溝通技能,展現其競爭力,以迎接全球化的潮流。有鑑於此,自110年度起,基金會與「財團法人台灣快樂學程式推廣學會」攜手合作,長期贊助新竹苗栗地區共9所國小,學校包括:內湖國中、虎林國小、港南國小、烏眉國小、成功國小、三灣國小、竹興國小、南隘國小、茄苳國小。受益的學童近千人次。
未來,晶豪科技教育基金會將繼續攜手各界,致力於推廣程式教育,縮小城鄉差距,讓每一位孩子都有機會在數位時代中發光發熱。
「心輔犬情緒療育與人際成長課程計畫」
「每一個人都值得再一次機會,每一隻狗也值得再一次機會。」心輔犬團隊透過給予流浪犬一個家,並訓練流浪犬陪伴及療癒各個年齡層的需要者,這一理念不僅在教育上帶來創新,也在身心障礙者和特殊學生的情緒療癒中開啟了全新篇章。
根據112年教育部特殊教育通報網的統計,特教學生中學習障礙與自閉症的比例最高。自閉症患者常因情緒障礙而不願與他人交流,過度的自我保護或防禦行為更引發了誤解和衝突。然而,與心輔犬相處時,這些孩子展現出截然不同的反應。他們願意靠近這些溫柔的心靈伴侶,並逐漸學會接觸、撫摸和擁抱的安全感與溫暖。這些與心輔犬的互動,正是情緒療癒的重要過程,幫助特殊學生重新感受愛與理解,進而提升自我價值。
基金會的心輔犬列車,自111年起已經前進至新竹和宜蘭地區,礁溪國小、員山國小、大湖國小、光華國小、西門國小、茄苳國小、建華國小、二城國小、力行國小、大溪國小、公正國小共11所學校,在這些學校中推廣心輔犬的情緒療癒課程,幫助特教學生增強自信,學會同理他人,進一步理解人際之間的細微訊號,促進同儕與師生間的互動與信賴感。
我們期待這些成功的經驗,能在未來更廣泛地推廣,為更多需要幫助的特殊族群、各年齡層健康生活帶來福祉,也給予流浪犬有一次證明「自狗價值」的機會,讓人與動物的聯結成為教育創新的力量。